首页

优之美sm

时间:2025-05-30 02:32:45 作者:天问二号任务为何探访这两颗星? 浏览量:29537

 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(记者 高凯)《扬兮镇诗篇》新书分享会日前在北京新东方·阅读空间举行。本场活动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,邀请《扬兮镇诗篇》作者许言午,青年评论家刘诗宇,以及B站up主白思路,围绕长篇小说《扬兮镇诗篇》中“出走与停留”的主题,共同探讨了作品对故乡与成长的独特诠释。

  谈到此书落笔的契机,许言午坦言,自己在2017年父亲过世后,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从故乡的浙西小镇到北京多年的漂泊经历,那是一个促使他思考“我得到了什么?失去了什么?试图逃离的是什么?”的时刻,这些问题构成了小说创作的核心动机。

《扬兮镇诗篇》。主办方供图

  《扬兮镇诗篇》作为一部以小镇青年爱情为主线的作品,也在爱情故事的表层之下探讨着“出走与停留”的主题,尤其是丁晓颜与张咏两位主人公的不同命运,也折射出灵性与现实的交织和对立,许言午谈到,“张咏尽管肉身远离小镇,但他的精神却始终未能离开,而丁晓颜则以其独立、隐秘和灵性的存在拥有了真正的远方”。

  论及丁晓颜的人物塑造,许言午表示,这是一个“聊斋式”的人物,带有一股“荒野气息”,对世俗生活有相当程度的超越性。这种荒野感在小说中,表现为丁晓颜夜晚独自织毛衣、听歌或坐在巷子里的场景。而这一形象正是许言午内心深处“隐秘的小角落”的外化,与之相对的是张咏,他则代表了作者内心更大比例的现实部分,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张力,这种张力贯穿于整部小说,并最终以丁晓颜的离开收束。

  刘诗宇认为《扬兮镇诗篇》对小镇青年的书写非常特别。在中国文学传统中,多有以乡村或都市为背景的文本,而小镇作为一个被夹在二者之间的空间,曾经相较之下少有作品涉及,直到“70后”作家集体登上舞台,小镇、县城才以相对“灰色”的状态登上文学舞台。而许言午不仅描绘了现实层面的中国小镇,也构建了一个浪漫的、理想化的扬兮镇,这种双重属性赋予了小说现实与诗意并存的独特质感,使其既是一部刻画小镇现实的作品,也成为文学中寄托浪漫理想的重要文本。

  白思路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分享了阅读感受,她表示,“丁晓颜的形象让人感到深深的不舍与委屈,她的孤独和韧性触动了读者的心灵,但她在书中却未被周围人真正理解”,这一独特情感正是丁晓颜“灵性之光”的体现,也让这部作品更具感染力。

  刘诗宇提到,“丁晓颜对外界的评价采取了一种不敏感的态度,这种不敏感并非因为她迟钝,而是一种拒绝被外界牵制情绪的智慧,她心中有自己相信的东西,而这些世俗定义的困境对她来说往往不生效”。这种能力使她在看似失败的一生中,实际掌控着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精神世界。他还引用网络流行语“你以为我在第三层,其实我在大气层”来形容丁晓颜的特殊智慧,并总结道:“这本书通过丁晓颜这一角色,让我们重新思考今天关于智慧与幸福的定义。”(完)

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黑龙江:“小雪首日”无大雪 最低温-25℃

“天降日”前,从布达拉宫到各大寺庙都会粉刷外墙,每家每户也会洒扫庭除,长辈在自家佛堂里添灯点香为家人祈福,并在楼顶或院子里煨桑祈愿护佑。这一天大家都会早起洗漱,穿上干净衣服迎接吉祥的日子。各大寺庙亦会举行各种佛事,为众生祈福祛灾。 “天降日”的到来正式拉开西藏冬季朝佛的序幕。

以交流见未来 侨聚北京共话发展

致敬英雄 沈阳塔台向英雄发出第一声问候

天津网络法治时间》聚焦反映互联网时代下出现的网络诈骗、网络暴力、网络意识形态等社会问题,致力于通过喜闻乐见的小故事,将普法内容传递给广大网友,策划制作4期网络安全周特别节目,选取网络直播、网络生态管理、互联网信息服务、网络谣言等法规法条进行解读,采用色彩鲜明的视觉冲击搭配夸张的漫画人物,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。内容上更是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风趣幽默的故事情节,将直播行业、网络意识形态问题、互联网平台的管理、网络谣言等规定和惩治制度阐述出来。

山东聊城“5·1”重大爆炸着火事故调查报告发布

除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外,《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4》还显示京津冀协同创新不断向纵深推进、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再提速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效明显、长江经济带创新效能进一步显现、黄河流域省区科技创新发展条件持续改善等特点。

以美食“架桥” 泰国在南宁推介“泰美味”

“在大陆创业,要与当地人合作,才能更好‘接地气’。”“90后”台湾青年简以信对此感触尤深,他的创业合伙人现也成了他的妻子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